墒是指什么土壤学-成都正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1、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2、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

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土壤的发生和演变。

土壤的分类和分布。

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

3、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4、辞源,英语pedology源于希腊语的pedon(土地)。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8植物营养学④839土壤学!

这个问题被我赶上了,哈;

你是考中农的土壤学吧,土壤学考英语、政治、数农和专业课,数农看一本专门出的数农的书就行了(书名忘了),专业课是考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找上一届考研的师长要一下复习资料好好看看就好啦,一般来说不成问题。

相对来说,很好考的,加油哦。

不属于,属于理工农医科。

土壤孔径类型有很多种,通常分为三类:1、非活性孔隙,又叫无效孔,束缚水孔?

这是土壤中最细微的孔隙,当量孔径一般<0.002mm,土壤水吸力>1500Pa。

其中的水分不易运动,也不能被植物吸收。

土粒越细越分散,则非活性孔越多,土壤透水透气性差,耕性恶化?

2、毛管孔隙,具有毛细管作用!

当量孔径0.02--0.002mm,土壤水吸力约15000--150000Pa;

根毛和一些细菌可以在其中活动,其中的水分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3、通气孔隙,当量孔径>0.02mm,土壤水吸力<15000Pa,毛细管作用明显减弱,孔隙中的水分主要受重力支配排除,是水分和空气的通道,经常为空气所占据,又叫空气孔隙。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3土壤农化分析参考书目《土壤农化分析》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复试参考书目《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你是考期末考试还是考研啊;

如果是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好像还有双语的部分)论述····如果是考研呢··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这两种都考的内容有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水、空气、热、容重、密度、三相比、孔隙度、土壤的耕性等····)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酸、土壤碱、土壤胶体)土壤地理学知识(土壤的主要形成过程和分类)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

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这个学期之初,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土壤学野外实习。

这三天,我们分别到花溪青岩古镇周围,花溪天鹅寨和南江大峡谷等地挖坑进行土壤剖面观察,主要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其重要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pH,结构,颜色,含水状况,空隙度,质地,以及土壤中的新生体、侵入体、根系的状况;

最后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是。

第一,在野外能够锻炼自己的生存技巧,虽然第一天的时候吃了许多亏,但是,的确让我学到了许多?

第二,懂得和同学老师交流,和小组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这三天的野外实习的同时,也游览了贵州的大好河山,一览的风姿,让人流连忘返。

特别是第三天的南江大峡谷,更是让我了解到卡斯特地形的发育特点以及阿罗多姿的景色,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四,它可以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紧密的结合在一来,这样一来可以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使我们初步掌握野外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最后,也是从我个人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了我对土壤学的热爱;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

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

在观察图层剖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真实的土层,了解不同土壤的土层,因为各种成土因素而形成各种土层的特征,让我真实的认识我在课堂上老师所介绍的抽象理论知识?

在此,我深深的感谢苏老师的认真耐心教导!

在观察图层剖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真实的土层,了解不同土壤的土层,因为各种成土因素而形成各种土层的特征。

让我真实的认识我在课堂上老师所介绍的抽象理论知识?

在此,我深深的感谢老师的认真耐心的带领和教导;

一、实习目的意义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3)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____年11月9日—10日指导老师:资源与环境学院陈宝成实习工具:背包、地质锤、大小铁锹、剖面刀、软尺、盐酸瓶、比样标准盒、比色卡、PH混合指示剂、点滴板、滴管、记载表等我们的行程为两天,路线是: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资环实验基地—沂源“九天洞”—鲁山风景区;

对两处都要用挖剖土的方法:剖面点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

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剖面挖掘与修整: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米!

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

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

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

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

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

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

根据土壤形态及性质,对土壤层次进行划分。

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

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记载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

土壤样品的采集:采集土壤,为以后实验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

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农业土壤实习地点自然社会简介:沂源溶洞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

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

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十几个溶洞?

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许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伴随着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大量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

近几年已有多处洞穴开发,正式向游人开放;

“千人洞”以高宽大而得名,地质上称“山东一号洞”?

洞内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等景观。

“养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领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全长800余米,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内有石林叠瀑、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水族宫等48处景观?

“玄云洞”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总长300米,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连接,洞内片状钟乳石较多,敲之发声,可弹奏简单的乐曲,名曰石筝。

石筝、石柱林立,多呈宝塔状,少数似嫦娥、宫女,婷婷玉立!

石旗、石带、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

“九天洞”洞内由九个洞厅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长500余米,平均宽10米,高8米。

洞内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笋、石莲、石冰、卷曲石等景观奇特,晶莹剔透!

另外还有“珊瑚洞”、“灵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一)、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土壤情况详述: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它既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自然资料;

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人类生存必须发展农业,以取得食物!

农业生产,首先是绿色植物的生产,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

各种作物都是在土壤里扎根立足,并通过根部从土壤里取得养分和水分,才能生长繁茂;

其次,人们饲养动物,也必须以植物为饲料!

很明显,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必须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良。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鲁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棕壤、褐土两种土类,其中棕壤包括棕壤性土和林地棕壤,是保护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面积达172hm,,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褐土俗称黄土,包括褐土性土、林地褐土,面积为2898h耐,占保护区面积的%。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士;

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

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之间。

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

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

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

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

(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

(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

(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

(5)硅铝率在~之间,平均值为,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

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

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

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

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

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褐土1、褐土的形成过程(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

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亚类由于褐土为半淋溶土纲,根据土体所反映的淋溶程度及粘化特征相结合等而划分为淋溶褐土、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等?

其它则根据其主导成土过程及附加成土过程所表现的土壤剖面特征而划分出楼土、潮褐土、燥褐土与褐土性土等。

3、褐土的利用与改良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甘薯。

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中,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

(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

(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

(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六)总结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

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

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增加我们对土壤学新的认识。

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

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土壤学对实际农林生产的重要性。

初步了解了沂源主要地质地貌和所发育而成的土壤类型。

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初步掌握了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外出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剖面观测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兴趣;

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可课本知识的良好巩固。

同时,懂得和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